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原创

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你

共 5,845 字,需阅读 15 分钟2023/11/13 上午1,511 次阅读

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投射

屋子里有一群人,我看着大声喧哗的小明皱着眉头,我认为他素质有待提升。但实际上我对小明一无所知,包括眼前当下,也许他正是在伸张他理解的正义呢?我不知道。我看到的实际上不是有个叫小明的客体做了某个实在的行为举动,而是一个叫做 “我讨厌当众喧哗” 的自我的投射,这个投射的背后是 “我认为不在当众喧哗是高素质的,我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不会允许自己做出当众喧哗的行为”,也就是 我有对 “素质高低” 的评判 + 我有对 “高素质” 这个评价的执着

我又看到了小李在安静读书,感到一丝舒展和轻快。但有可能这其实是小李今年第一次读书,说不定小李并不爱读书,谁知道呢?事实上我依旧对小李一无所知,我看到的也是自己的价值观的投射,叫做 “我欣赏喜欢读书的人”,这个投射的背后是 我认为爱读书是 “好” 习惯 + 我执着于 “因爱读书这个好习惯而受到他人称赞”

人的社会存在、关系的运行,就如镜子反射这般,光芒经由我自己发出,最后在别人的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反射。自卑的光打到 “优异” 的人身上就变成了崇拜,打到 “相对不那么优异” 的人身上就变成了傲慢鄙夷。

当我无可救药地崇拜学历时,别人只要拿出一纸硕士证书就能镇住我。当我疯狂地执着于金钱物质时,别人只需要稍微显露一点财富便能驾驭我。当我无法正视自己的软弱时,所有 “我认为的不公平”、“我认为的不正义” 都会轻易激怒我,所有的 “强大” 都会招致我的嫉妒与诋毁。

所有的价值判断引起的情绪都是如此,当我们在对一个现象作出评判时,评判的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在以 “不顺眼” 现象的反面评价自己,也绑架自己

被眼睛看到的叫客观事实,被心灵感受到的才是 “作用于自己的客观事实”,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感受,这感受就是相,把这感受当成真的并沉沦于此就是 “着相”

这是由于我们无微不至地对事物进行分别(包括自身与世界的主客自他分别)导致心灵被无处不在的感受(情绪反馈)淹没。情绪是现象之上的现象,它从我们对事物的定义和好恶欲求而得来,而非事物存在的真相。 关于“本质世界” 的解释,我在 《让生命欣然舞动》 有些许拙见。

我希望因此困顿内耗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理解这一点,并尝试与自己和解。

#和解

和解就是接纳。

所有人、现象的存在都可以被理解、可以被接纳,它们的背后都有必然导致它们产生和运作的因缘,这也包括我们自身的存在,这些存在本身不需要也不应该赋予价值评判。我完全可以成为 “不上进”、“有点冷漠”、“不够阳光”、“庸俗懒散”、“糊涂笨拙” 等任何 “贬抑消极” 的存在,只要我乐意,哪怕我是个 “废物” 呢?只要我不以牺牲他人与事物为代价,就与外界毫无关系,即便是我的父母兄妹、最亲密的爱人,也毫无关系。

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能力看到现象背后复杂成因的全貌,即便我们看到了外在的因缘条件,我们也看不到一个人体内激素的分泌传导至情绪的化学反应,我们不知道造物主在某个角落为事物藏下了多么深邃莫测的变量,这也当然包括我们自己的存在。

我们或许可以轻松地看到 “我的性格由原生家庭来,这一点从父亲来,那一点从母亲来,我的观点从老师来、朋友来...”,但我们看不到 “我的家庭怎么来的、家庭的家庭怎么来的、朋友老师是如何在这个时机这个位置参与进来我的生命的...” 甚至看不到 “为什么我偏好于30度的气温、为什么我不喜欢打开窗帘...” 而这些已经属于 “与我的内在毫无关系” 的 scope 了,也就是说 “我是如何存在的” 与 “我要如何存在” 毫无关系,通俗点说就是 “所有我心之外的事物、因缘,都不会、也不应该、不值得影响我想要怎么去活”

如果我有一定的力量,我可以参与当下的因去影响未来的果,即便这种参与影响注定是有限的;如果我没有力量,我也可以让自己免于被情绪牵动,在此之上我才可能使用理性真正发掘与施展真实自我的力量。

通过社交媒体和实际生活的窗口观察,似乎更多的人都受困在情绪的漩涡中,我们不可避免地深陷其中。对此我的观点是:从某种意义来说,当我们的修为不够,或者刚刚开始有一些返照的觉知力时,频繁地参与社交媒体或者积极地入世都是反修行的,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阅读外界情绪这件事本身是消耗的,它很可能是一种能量浪费,别人随便一点恶业习气就会点燃我们的 “自证不卑” 的行为模式,如何往复,刚刚修持的定力就被消耗了,难以为继。

所以,从我个人的实际经验来看,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处于自我觉知、自我接纳的阶段,谈恋爱、与亲密关系相处、加入争论... 或任何对业场的深度参与都是弊大于利,要谨慎去做,一不小心就会共业,就要背负他人的因果。

#警惕

我在社交媒体观察的另一个结论是:当我们在讨论战争、政治、男女平等、种族主义、原生家庭... 等话题时,我们其实都在讨论自身的自卑、傲慢、软弱、嫉妒、自怜...

#自怜

在这个不完美如常的世界中,许多人都曾经受苦、或正在受苦,我们很可能既不是最苦的那一个,也不是最不苦的那一个。但 “自怜” 的情绪底色却会将自己的痛苦归类为 “比较特殊” 的痛苦。自怜的背后是一种自我纵容,认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艰难、更悲哀,所以有理由从外界索取更多的爱与满足。

如此,在我们生出自怜之心时,便让其他人生起悲悯的空间消失了。每个人的心灵都比思维聪明得多,当我们遇到一个默默做事和一个伸手要糖的两个孩子时,我们更倾向于把糖果留给做事的那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感觉到 “缺爱” 的人一旦进入亲密关系,非常容易走入刻薄或极端,惶惶不可终日,甚至避之不及。

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过度 “自怜” 的人,那些悬疑影剧最触动我的总是那些最为 “悲情”、“直接结果正义” 的部分,难道是悬疑的剧情不够精彩吗?还是真的无其他可看之处,都不是,是因为我在别人的故事中也在投射我自己,我在投射我的 “悲惨的自我叙事和评价,和这种定位所带来的阴郁嗔恨”,也就是 “活在自己的故事中”。我也从不吝啬于 “分享和美化” 自己曾经的 “苦难”,以证明 “当下的我是多么具有成就”,与其说我在自怜,不如说我在用自怜作为炫耀和索取的工具

#自卑与傲慢

自卑和傲慢是同一个事物,它们的真正名字叫 “在比较中获得认同”,自卑就是傲慢,傲慢就是自卑。如此,在这个话题下它们就不能单独讨论,那我就从 “傲慢” 这个现象开始吧。

我认为傲慢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

  1. 违反自然规律的信念。
  2. “优” 于常人的能力。

这个答案是假设于 “人在对比分别” 的基础之上,导致 “傲慢” 现象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人定胜天” 或 “天道酬勤” 就是一种违反规律的信念,它其实是 “唯科学主义” 和 “唯物主义” 的代名词,它会直接衍生一些指导生活的信念,诸如:我得到的都是我努力奋斗来的,是我应得的,我配得上,所以你贫穷是你活该... 对个体而言,基于这样的信念之上,当我们有所成就时,特别是从一无所有到有所成就时,我们更容易假设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理由 “我做这件事都成功了,你没去做或没成功一定是因为你懒惰或其他你的原因造成的,总之,我比你优秀,所以我有资格居高临下地和你对话。”

这个信念违背自然规律的地方在于:它否认了一件事物的显现运行需要的更多成因并不是个体可以决定的,经济浪潮的周期不是个体可以决定的,面对机会需要做决定时的认知也更多受制于施育者的视野和能力,甚至天灾疫情更不是人类的力量可以决定的,不是事事都可以 “人定胜天” 的,甚至大部分事情都无法 “人定胜天” 才更符合自然规律。

对整体而言,这其实已经近似于达尔文主义了,它与人本主义是相悖的,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并不期待 “真正的公平” 而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把别人 “踩在脚下”。这种现象同时也表现着中国社会阶层的撕裂,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成为常态的时候,就是人人都在傲慢的时候,人人向上比较得到自卑,向下比较得到傲慢,人人即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14亿人有14亿个阶级

在一些国家的文化中,“某种肤色是高贵的”、“某种姓氏是高贵的” 都是违反规律的信念,它也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种族歧视的来源。违反规律的信念其实无所不在,甚至有些荒诞,诸如:“妇人之仁” 便是身为男性的傲慢、“不信者下地狱” 便是一些宗教的傲慢,“彩礼谈判桌上的高价” 是物化自身并自命不凡的傲慢,“某省的人都是懒汉” 是某种自命勤奋的标签带来的傲慢...

当自我充满骄慢的时候,会有无数的方式表现:歧视、狭隘、麻木、脆弱、害怕被拒绝... 甚至逃避也是一种表现。

骄慢当然也是来自于自我的执取,来自于 “我要向外界证明我值得,看吧,我做到了,我很优秀,比你们都优秀。一旦我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我还得维持它,我要尽力避免一切可能会让这种优秀崩塌的条件,所以我不得不逃避一些可能会面临失败的事件和场合”。事实上,只需参照物的改变,甚至仅仅是比较维度的改变,骄慢就会在瞬间转变为自卑或嫉妒

对骄慢(我值得)的期许,常常成为我们 “奋斗” 的动力,但同时也成为智慧和幸福的障碍,在这条道路上,“奋斗成果” 越显著,这份障碍就越深厚。

#嫉妒

妒忌是一种强大的弱者情绪,也可以叫失败者情绪。 它的情绪过程是:

  1. “凭什么别人比我强?”
  2. “凭什么我不是最强的?”
  3. “我实际上不够强”
  4. “我没价值,没出息”
  5. “我不值得被爱,我难受”

嫉妒时常吞噬理性,它总想象荒诞的故事将自我代入其中。 它可能在任何时刻出其不意地凭空出现,甚至仅仅是在社交网络刷帖的时候,看到一位 “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发了一条 “比自己更优秀的推文” 获得了(自己认为)更多的 “配不上” 的点赞和评论,自己就会感到一丝不悦,即便自己从未见过此人,从不了解此人。

这就是妒忌的力量,和愤怒一样,是在几种心毒中最毒的毒之一,它的直接副作用就是障目、失智。

嫉妒的背后也指向 “如果我不是最好的,我就没有价值,就不值得被爱。”

#终末

无论是对某种观点的崇拜,还是对某种立场的鄙夷,亦或对某种人群的傲慢,还是对什么现象的批评... 都是在投射我们自己的分别和执着。

在 “我是一个善人” 的自我叙事中,必须要有一个 “恶人” 作为自己的对立面,这样我才可以 “在比较中获得认同”,即便当下没有这个 “恶人”,我们也会无意识地塑造或寻找那个 “恶” 的形象的存在。

当我们在网络媒体抨击 “作恶的人就该下地狱” 的时候,就是我们在自证 “我执着于善良这种自我评价带来的认同的时候”,不然为什么这样的 “善” 会同时伴随着期望他人下地狱的 “恶” 呢?这样的 “善” 和 “因爱生恨” 中的 “爱” 又有何区别?

固守成规地执迷任何事物都是着相,普世伦理中的 “善” 也不例外。 一个为了救活孩子的父亲成为一名小偷,他到底是善是恶?黑白分明的善恶标准真的足以评价他吗?如果我是孩子,他对我来说就是 “善” 的,如果我是被偷的人,他就是 “恶” 的。如果偷窃的过程被发现又被主人置于死地,这个主人又是善的还是恶的?又如果这位父亲在反抗的过程中不得已反杀了主人呢?

无论是从一个点朝一千个方向看去,还是以一千种身份看向一个点,事物的运行都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二元辨识逻辑可以轻易理解的。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想要看到的,它来自于固定僵化的立场、自以为是的坚持、无力觉知的无明。 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上出现的公众事件的反转总会引起极端对立的争论,这反转引起的涟漪在一个个 “善恶分明” 的内心不断翻滚成惊涛骇浪,这惊涛骇浪表达到外部就是那你死我活的冲突对立。

没有主体便没有抗拒,有抗拒就是有执着,非要说恶,这主体的一切执着才更像是在行恶。

那怎样的善良才足以称之为 “真正的” 善良?我认为是 慈悲。

慈悲是一种不分善恶的善良、不分善恶的接纳,不分善恶的包容。 慈悲是为 “放下屠刀” 的人感到欣喜和祝福,而不是诅咒 Ta 马上被枪毙。

“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这些自我叙事的背后都有一个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的信念,这个信念的背后是对爱的渴望,和对自我存在的证明。

但所有对 “我有价值,值得被爱” 的自证都一定表现为自我的狰狞造作,它在外部直接表现为情绪,无所谓消极积极,因为这是一个不需要证明但需要修行的伪命题,它的背后建立在 “我与世界互相独立且彼此对抗” 的判别认识之上。 实际上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我在 《高高山上走》 有一些拙见可供参考。


这篇文字的标题也是网络上找到的: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这句话古往今来有很多版本,它们的意思是大概一致的。

  • 释迦牟尼: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 佛印禅师: 心中有佛,看人即佛;心中有屎,看人即屎。
  • 无常经: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 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张德芬: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 哲学家: 你是什么,你就看到什么。
  • 丁元英: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看见有人丢垃圾,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评判那个丢垃圾的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完)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https://surmon.me/article/255
13 / 13 条看法
访客身份
在下有一拙见,不知...
  • 0429
    0429🇹🇷TRIstanbulMac OSEdge

    读完后对这句话有了印象: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很好的一句提示语,当我在评价外界的时候,会因此反过来觉察那刻的自己。

    就像我妈总会因为家务叨叨我爸,于是,我会在生活中下意识去避免这种情况,但也会有时候在心里抱怨,哪些家务活我做的多一些。后来,我思考,多做的那些事是非得那时候赶着完成吗,其实并不是,只是每个人对清洁的忍受度不同,强迫症促使我会心里记挂着,不立马做好就不得劲。所以因在我,为此纠结不合理。

    家庭工作是共同承担的,谁有空谁做,谁看不惯谁做,我不接纳的因不能成为强迫别人接盘的果。 这是我冷静后可以想通的道理,只是做好做到有些难,每每只有事情过后有意识的回想,才能发觉事情中更多的行为和思想受惯性驱使,被人性的贪婪、嫉妒影响,会下意识的把自己的因嫁接给别人。

    想到你说的慈悲,我会疑问,慈悲是以身俱来的吗?什么可以影响慈悲的多少? 我可以感受到自己有慈悲的时候,也有冷漠的时候,但我不知道那些因何而来,又是否会发生改变,会不会哪天失去对外界产生美好情绪的感知,变得漠视一切。

    或许人性中的善与恶不会增也不会减,他们总是在的,只是受到的刺激和引导不同,使其展现的程度各有不同。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积极正面的环境(我外与我内)让人更多慈悲。

    • Surmon
      Surmon🇮🇩IDDenpasarMac OSChrome

      回复

      我还没有能力回答关于 “慈悲” 的问题。当下我粗浅地认为,慈悲既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可以理解为 “天生的”,有的人激素水平不同,更容易对他人同情、怜悯和感同身受,后天环境就包含了教育、经验、文化等诸多因素。

      我认为慈悲与 “感知美好” 不仅不冲突,相反它基于对细节的感知力,这是我在释迦牟尼涅槃前的个人经历中看到的。冷漠的对立面是热情,不是慈悲,我们也不是要走向冷漠,而是学会 “把分别引起的情绪与客观实践” 这两件事完全分开。 就像王阳明说的 “你首先要知道草是无善无恶的,善恶来自自己的心,然后带着一颗无善无恶的心去除草”,“无善无恶地除草” 就是慈悲,如果 “因觉得对草不公便停止除草” 就又着了 “无善无恶”的相,也就是着了 “不执着” 的相,我认为这种情况人容易陷入冷漠。

      能被 “诱导” 的都是分别,不是真的有善恶,善恶只是分别的名字之一。正面的环境有助于改变人的身心,有利于人更多的平静而去觉知,但这个环境本身并没有去处分别心的作用。

    • 0429
      0429🇹🇷TRIstanbulMac OSEdge

      回复

      当知道草是无善无恶的,她长在院落里好好的,除草对她来说确实是不公的,因为除草的动机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想要去做,而她无法反抗。我怜惜她并不能减少伤害,不除草又违背诉求,既要又要就很难。「带着一颗无善无恶的心去除草」,可以不纠结的达成目标,但没办法说服自己行动未产生因果。

      这点是我不懂的,因为真的会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公司里有老鼠,采购买了老鼠药灭鼠,我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因为无鼠的办公环境是更好的选择,可当老鼠吃了药在屋顶隔层上痛苦疯跑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很离谱,写到这里回想到当时的动静,鼻子会发酸),会觉得这个生命的消逝有我旁观的一份因果在里面。但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这件事里为人的身份和诉求高于对老鼠生命的怜悯。或许随着时间这件事会慢慢淡忘,但那刻的情绪我给不出合理的解读,没有对错,不去纠结,但有因果,即便很微小,我认为这个因果我是亏欠方。

    • 0429
      0429🇹🇷TRIstanbulMac OSEdge

      回复

      「回复我自己的上一条会报错,发这里试试。」 刚在想这个,有点头绪,如果是人与人之间,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类,或者生命能量相差不大的生物,没有压倒性决定权的,其可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那么在事件中,对方的所有选择都来自对方的思想,他可以负责的也是需要承担的。这种因果就是相互的,且有来有往,此消彼长。

      而像人与小动物,生命能量相差很大,本身就很难衡量公平,因果往往是累积的。可能有的动物为生命奋力的挣扎,而有的悄无声息的消逝,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影响不同,但其生命的价值是相同的,无论施为者用怎样的心态看,是记得还是忘却,果就在那。

      那么,即便做更多的生态维护,产生更多的善果,对生命造成伤害的恶果,也不会减少,减少的只有人心底的负罪感。

      所以,能不为的不为,可以用缓和的方式达成目标的,就不去伤害,做了就是做了,但不能因此觉得就该这样,对生命无动于衷。 再论老鼠事件,我可以主动想些办法,尝试帮助驱赶,隔空劝说老鼠们换个地方住,如果他们搬走我会存一些粮食在园区的树下等等。

      以上是我的思考,不知道对不对,是否幼稚,但这样想后,就没那么拧巴了,以前很多事情想不通,但总感觉做的不好,没有尝试去多想一些去多做一些,更多是旁观和无为,想来还是我为人的傲慢和懈怠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了冷漠。

    • Surmon
      Surmon🇮🇩IDDenpasarMac OSChrome

      回复

      可能是我误导你走偏了,我转载一份王阳明的原意思:

      “好比这个草,你想要赏花的时候,草就是恶的,不好的,而当你想要用草的时候,比如喂牛羊,草就成好的了,善的了。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善恶不在于物,不在草本身。如果你觉得问题就是在草,那你就是着相了,你脑袋里执着自己以前在花园里锄草的经验和概念:草都是恶的,那么你后半辈子脑子里装这这个概念去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像傻子一样,即使看到牧场里的草,也会说它是恶的,甚至会奋起阻止牧民用草喂牛羊。

      事物本身无善无恶,没有好坏,也没有不好不坏的概念。但是事物之间在客观上,条件上,联系上会互相影响,比如草的生长影响了花,草影响花,是客观的,条件的,没有好坏的,所以你不锄草,花就是会生长的不好,所以你按客观条件关系就需要锄草,而这里面没有介入人的善恶好坏的定义和概念,照样达成了除去草而让花生长的目的。”

      如果你认为你理解的 “老鼠的痛苦” 致使了你的自我指责,你可以想办法减少这种为他者带来的痛苦,但客观需要做的还是要去做。我不觉得这样的怜悯是软弱,相反我在释迦牟尼和自己身上也看到了这样的特质,利用它转化为慈悲,用智慧让世俗的归世俗,慈悲的归慈悲。

      (原文关于 “善恶” 的讨论其实是关于分别心的讨论,而你真正表达的是自己的悲悯情怀,这是无关分别心的,也或许你不存在这方面的困扰。

    • Surmon
      Surmon🇮🇩IDDenpasarMac OSChrome

      回复

      在汉传佛教的关于食物戒律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凡是并非主动索要、刻意为我杀的生,我都可以吃”,比如非受精鸡蛋就是可以吃的,因为可以确定它不存在 “造业” 的可能。通过这点你也可以看到佛教也是讲辩证的,核心就在于是否 “主动刻意” 去造业。

      如果你的怜悯同时包含了 “自身作为灵长类的存在,却希望尽可能对其他生命毫无掠夺” 那这是不可能的,这违反了自然规律,我们走路也会踩死蚂蚁,无情众生有情众生都是众生,这种愿望是违背自身作为生命存在的因果的,接纳自己的存在需要。

      同时,你当然可以做 “驱赶老鼠或与老鼠对话” 这样的事,这是你的智慧,有限的智慧也是智慧,我在释迦牟尼身上看到他也是会做这样的事,我自身也在实践,这一部分叫悲悯,悲悯就是慈悲的基础,没问题,甚至这是极为珍贵的品质。也有很多高僧,比如弘一法师圆寂之前让人给他的棺材垫四碗水就怕火化时会烧死蚂蚁。

      你有兴趣可以看 《佛陀 Buddha》 这部电视剧,书叫《佛陀传》,我也还在看,我相信你会得到许多共鸣和启迪,释迦牟尼会给我们答案。

    • Surmon
      Surmon🇮🇩IDDenpasarMac OSChrome

      回复

      希望我们都有这样的未来:菩萨心肠,智慧手段,济世度己,通达自在。

    • 0429
      0429🇹🇷TRIstanbulMac OSEdge

      回复

      嗯呢,昨天想通了。我站在人的角度,去纠结我对“草”与“鼠”的不公,这种视角的怜悯也是傲慢的。狮子、人、草、鼠,不论彼此在力量上熟强熟弱,生命的份量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狮子可以吃人也可以和人成为朋友,人可以除草也可以种草,行为本身没有好与坏,也没有可以做与不可以做的天然要求,能量上来说,他们也是平等的。

      于是,并不存在本源上应如是的善果与恶果。我对一个生物发生行为,这个生物可以产生好的能量,也可以产生坏的能量,并引发行为反射到我身上,我可以反馈正向行为也可以反馈负面行为。生命是平等的,行为也是平等的,他们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能量交换。

      人类选出了更有利于集体生存的道德逻辑,给一些行为赋予了或正向或负面的能量暗示,让我习惯了站在为人的角度,去思考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善恶因果,下意识就认为该怎么做,怎么做是“对”的。

      是我钻牛角尖了。我只需要觉察自己的行为,知晓其会产生的后果,对此有所准备,坦然接受一切可能,凭心给出回应,即可。

    • 0429
      0429🇹🇷TRIstanbulMac OSEdge

      回复

      谢谢你的推荐,可能近期暂时不会有这项的反馈,没有想去接触和观看的热情,有点抱歉。 我发现目前自己吸收知识的能力较弱, 很努力去看但没办法让他们在脑袋里停留,与其说我去理解道理,倒不如说是道理自己选择了时间和方式,来到了我的脑袋里。 不过,依然感谢推荐,你的文字引发我的思考,这是我当下最好的收获,你的推荐就像在脑子里种下了种子,会在经后需要的时候发芽。

    • Surmon
      Surmon🇮🇩IDDenpasarMac OSChrome

      回复

      那些无知觉的被教育的 “伦理道德” 会绑架我们不允许自己 “犯错”,也不允许外界在自己面前犯错,所以对内表现为拧巴内耗,对外表现为愤怒和看不惯。看到这一点就可以了,看到就是接纳和释怀。

      最后一段你说的很好 “我只要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就好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Surmon
      Surmon🇮🇩IDDenpasarMac OSChrome

      回复

      属于你的因缘都会在最合适的时机自然发生,祝你日日精进。

    • 0429
      0429🇹🇷TRIstanbulMac OSEdge

      回复

      我喜欢通达自在,前面的本想挣扎下(世界待我如何我便如何),哈哈。但又想,与世界如何无关,我如何应是我如何。

      认真想想,或许受限于当下的经历和感悟,对这句话,我只能看得到“通达自在”,以下是我的理解,没有冒犯之意,望谅解。

      我还不懂“菩萨心肠”,看的这个词会忍不住和易受伤害联系起来,不渴望拥有;“智慧手段”感觉离我有些远,自觉是毛躁的人,时常莽撞惹祸,没信心可以做到;“济世度己”,存在于冥冥之中的使命任务,脑子里没有概念,且一直觉得自己没那个才能,目前只敢在命运的裹挟下于时间的长河中随波而流。

      现在的我希望,将来的自己可以悠闲快乐、通达自在、无愧于心。

      或许随着成长,会有不同的想法,但美好祝福是相同的,望你我所愿皆如是,事事皆顺遂。

    • Surmon
      Surmon🇮🇩IDJakartaMac OSChrome

      回复

      在我们绝大部分人的世界中,“软弱”、“善良”、“怜悯” 这几个词常常是分不清楚,混沌的,甚至我也经常把它们互相颠倒,但最近我会对 “善良” 有一个清晰的解释的答复,这也是给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