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原创

活在当下精选

共 27,871 字,需阅读 70 分钟2024/05/09 上午856 次阅读

提到「活在当下」你会想到什么?躺平?及时享乐?不计后果?

没错,这就是当下社会文化普遍形成的一种共识:生命短暂,及时行乐。 这其实只是一种普遍的消极情绪的表达,它真正的意思是:反正欲壑难填,反正求之不得,反正难成正果,索性追求感官体验的即时满足,不用去负责,也不考虑后果。

但这里想要表达的「活在当下」是完全不同于上文的另一种意思:不追忆过去,不幻想未来,当下投入当下的环境,当下享受当下的事物,觉知当下,或者说「住」在当下。

吃晚饭时,脑海中还萦绕着中午和同事的分歧、和爱人的争吵,洗澡时还在思考某个交互创意、某个实现方案,这都是没有活在当下;我们的心(注意力)还在中午,在过去或在未来,在别的地方,心就不在当下;心不在此,就无法好好品尝眼前这一碗面是咸是淡还是辣,吃饭就不是在吃饭,睡觉也不是在睡觉,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生命力也被消磨了,以及一碗碗热腾腾的油泼面也凭空「消失」了,多可惜啊。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一种极度专注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让大脑暂停工作的观照能力,它是超越「 线性时间 」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真正的活在当下,就是活在每一个连续的刹那之中。

不夸张地说:「活在当下」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才让每一刻就是每一刻,让生命回到生命本身。

#真相

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时刻,都有两种可能:要么活在当下,要么活在头脑里。

其实,只要不活在头脑里,就是活在当下。 当我们活在头脑里时,我们的注意力是聚焦在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空,而不在此时此处;当我们专注在头脑里的回忆或联想时,就等于主动抛弃了当下时刻的真相,转而去拥抱并不现行发生的世界;也可以说,任由头脑的运行摆布时,我们正在体验的并不是「真实」的,我们所体验的只是已经不存在的「过去」和从未发生的「未来」。

我们从早到晚注意着各种现象,从现象我们产生了解读,许多解读又串成了一个情节,许多情节编成了一个故事,许多故事就书写了我们的一生。经云「梦幻泡影」并非只是比喻,也同是一个事实,我们都活在由记忆和联想构建的信念里,而非永远崭新的现实里。

当然,虚幻的故事并非一无是处,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虚幻的感受。比如出门踩到了一坨狗屎,我们马上提取信念得到:这是一件倒霉的事,立马产生了负面情绪。理论上,我们可以创造各种不同的信念,产生不同的解读,体会不同的情绪,这应该是一种相当有趣又自由的体验,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将所遭遇的任何事情都解读为自己需要的,感受到积极的,这不好吗?

可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信念不可避免地走向特定的方向,反而被信念所控制。当我们的感官接触到现象的百分之一秒,一个信念的对比和解读就已经完成了,一个情绪就已经发生了。 通俗地说:在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无法控制「踩到狗屎」会在内心种下「一颗倒霉的情绪种子」这件事,也许有些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功「忘记」或者「绕过」了那暂时的情绪,但如果再来个:刚好错过的绿灯、差一秒就能上去的地铁... 这些就能把「踩到狗屎」这件毫无意义和关联的事统统串起来组成一个「悲催的一天」,就好像狗屎还粘在脚上一样。

基于与生俱来的生存意志,基于种种不同的后天原因,我们自我强迫地活在这样的由头脑臆造的幻想世界里,并竭力地抓取着各种空花水月,无论抓到或是抓不到什么,焦虑和烦恼都会往复袭来。几乎人类所有的精神苦难都归因于这个简单的事实。 对此,任何的思维都无济于事,这也是「精神绕行 Spiritual bypass」与「自我安慰」这些心灵抗生素一直相当流行但始终无法根治心灵顽疾的原因。

之前我在 《唯我独尊》 中表达过:要跳出头脑,就要先看到,头脑里的念头不是自己。实际上,这一步也是最难的,每当我们开始「思考」时,我们就很丝滑地进入了头脑的世界,头脑总会自觉地接管信息刺激作出评判响应从而占据主导,而我们陷入了它的世界就直接离开了当下。 我们越相信自己的念头,思维就越活跃,我们就被头脑禁锢得越深,就像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莫比乌斯之环。

由于经年累月的熏习,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深深陷入在头脑里,我们对邀请我们体验当下的一朵花、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响声... 置之不理,我们对生命的实相毫无兴趣,我们要么沉沦在无休止的感官刺激中无法自拔,要么不断在书籍和网络中寻找道理以满足头脑的需要,而这一切却比不上我们和当下事物的临在,哪怕只是一刻。

其实只要能够尝试一次全然的临在,我们在外部寻找的一切都会自然呈现出来。 但如果我们认同念头或试图消灭念头,我们就和念头纠缠在一起了,如果只是单纯地看着念头,既不迎合跟随也不反对排斥,它就自然消失了。没有评判和抗拒的能量,自我最终会松弛下来并停止思考,当我们全然临在,念头停下时,一扇内在之门就打开了,寂静合一的自性就会自动展露出来,我们就处在纯粹觉知的状态中,活在了当下。

简单地说:面对情绪,所有的对抗都是在延缓它的消失。「臣服」就是情绪的「解决」之道,没有操作就是唯一的操作。

如果你阅读过 《唯我独尊》 ,而你的经验也足以支撑价值观的转变,就大概能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终极使命都是「觉醒」,或者说是「找回真我」,也或者说「与宇宙意志的合一」, 其实就是「活在当下」。

如果你体验过「当下」的状态,就一定知道:痛苦、懊悔或恐惧都是头脑制造的幻想,是头脑将过去的记忆投射到了当下。

我在 《困住的时间》 中详细阐明过,时间只是头脑思维制造出来的幻想,并非绝对存在的度量。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一个记忆的痕迹,它是大脑中存储的「过去的当下」,当我们记起过去发生的事情时,就重新激活了记忆,而我们是在「当下」做这件事情的。 而未来是一个幻想的当下,是思维对未来的投射,当未来真的来临时,它是以当下的方式到来,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也是在「当下」做这件事情,所以过去和未来本身没有现实性,它们的「真实感」都是从当下借过来的,下一秒永远不会到来,只有永恒的当下这一秒。所以,想要逃离当下境遇的任何企图都是痴心妄想,是根本不存在、也永远无法实现的妄念。

其实我们只要能暂时地「停止思考」,不试图改变当下、不试图逃离、不试图去明天或另一个地方,就是稳稳地住在当下了。我们也自然不会再相信故事里浮夸造作的内容,不再认同头脑的评判和情绪反应,我们会主动地对一切负起责任,走向彻底的「向内求」。 这也将是一种完全独立、无畏、开阔的生命精神状态。

在「当下」,没有记忆和幻想来扭曲我们的现实,没有概念、思想、见解或者信念来干扰我们对当下的体验。在寂静和临在中,我们就自然地进入合一,进入内在生命里,全然地与此刻此处的一切真实同在。如果我们完全临在此刻,那就是唯一真正意义的「时间」,没有过去、未来,没有线性时间,只有当下。

随着临在的时间越来越长,长到覆盖生命的一切时刻,我们就活在了真相里,而非幻相。没有了基于「过去」的信念做对比,也就没有了评判和结论,所谓的痛苦与快乐也都自然瓦解了。

在清迈时,美国的程序员老爷子 Keith 曾问我:你认为的那 Truth 到底是什么?

那时我还没有答案。其实,真相就是当下。

真相就是蜡烛上的火焰,虽时时在燃烧着,但前一秒的火焰并不是后一秒的火焰,而后一秒的火焰是前一秒火焰相续的存在,此火焰并非同一个火焰,也非另一个火焰,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

#醒来

如何体会到真相?怎样能够醒来?

觉醒的第一步,不是「知道」,而是「诚实」。

坦诚自己活在梦里还没有醒过来,清楚看到只有当下时刻才是生命的实相。温柔地让自己回到与当下眼前的场景事物同在的状态,凡是我们能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感觉到的,都能带给我们与它同在的机会。

BTW:到这里,如果你还存在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疑惑,或对「世俗自我价值」的眷恋,甚至担心价值观的矛盾,也不必担心,「活在当下」与「要怎么活」并不冲突,你也完全可以将其看作化解烦恼缓解情绪的得力工具,这在西方文化中也相当盛行。

言归正传,佛法几乎独特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语言和方法用于解决心灵的种种烦恼与困顿,揭示生命的真相。而在这些方法中,冥想和内观就是最为核心的训练工具,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宗教或文化。(我在 《让大脑自举》 中记录了去年在清迈 MONK CHAT OFFICE 首次接触冥想和正念时的理解,可用于基本参考)

所以,从我们昏昏沉沉庸庸碌碌的生命状态来说,可以认为「佛法」就是「内在觉醒」的具体方法和道路。

在佛法的教导中,主要有两种禅修方式来训练我们的心灵,或者说觉知力。

一、冥想(Meditation)

冥想在印地语意思是:心灵的培育。 在汉传佛教也被称为「止禅」。

冥想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简单的事物上(一般是呼吸),止息一切外在行为(身体活动)与内在的精神活动(情绪和思维),停止对所有(内外)现象的分别评判和参与,熄灭一切散乱烦恼,让头脑停下来,达到身与心的轻安,以进入定境,获得心灵的平静。

在今天的时代,冥想时常呈现为一种情绪治理工具,它所带来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打破头脑中泛滥过剩的自我意识之间持续不断的自我对话,直接使我们的心灵平静下来。

冥想的训练旨在培养身心的专注与放松。 能做到一个小时的冥想、念经、八段锦... 就能做到一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地陪伴孩子,就能真正拥有这一个小时的生命奇迹。

二、内观(Vipassana)

内观常被称为「观照」或「觉察」,有时也被称为「正念」。

鉴于「正念」这个概念复杂的历史背景与师承关系( 引一引二 ),可以粗略地认为:内观是正念的专业加强版,也或者说正念是内观的日常应用版。

内观并不是用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大脑去思考和推理,内观不是哲学思辨,不是心理溯源。 因为思维认知的本质就是分别和评判,如果用思维、头脑去「观」,观到宇宙毁灭也观不出什么来,观出精神问题倒是有点可能。

内观真正想要实现的,恰恰是:让我们的头脑对当下经受的事物保持一份盎然的注意力,对此时此刻此身此境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着清晰的觉察,将一切可能发生的起心动念都进行无差别、无评判的凝视和体验。

内观是透过观察自身的内在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一般而言,先要通过观察自然的呼吸来保持注意力的专注,继而以敏锐的觉知,开始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妄念产生时,意识到念头产生,但不跟随念头;疼痛了就把注意力调整到痛的位置,而不是痛背后的故事。使自己成为眼耳鼻舌身意的观察者,成为情绪和头脑活动的观察者,成为一切感受、现象的观察者。 通过如实观察,了知「心」的实相(真正的自己)。

比如说:锻炼时就专心地锻炼,而不是一边举铁一边脑子里想着吃什么;吃饭就专心地吃饭,而不是一边吃着一边刷着朋友圈;走路时就是走路,专注地感受腿部的弯曲和抬起落下,专注地感受脚底接触地面的压力和触感,而不是脚在走路脑在穷思。

内观本身是脱离信仰与宗教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通过长期重复的训练实践,就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积极体验:从头脑的思维知见中摆脱出来,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象)的层面上,清楚体验到「自我」不过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现象,它不稳定、不可控、不真实、不可信,如果相信它的存在,或执着于证明它的存在,就永远需要面对断不尽的「庸人自恼」。

而按照佛法的观点,和佛法所倡导的特定的内观方向,则会体验到更为浩瀚的生命真相:被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只是借由六根六识所建立的主观心理模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与「自我」的构成一样,其共同特征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总是不满足或走向不满足(皆苦)、没有恒常的本质(无我)这三个普遍性的心灵真相。

通俗地说:内观就是让自己原厂自带的觉性(底层觉知能力)和念头(生存工作能力)赛跑,觉性跑赢了念头,就不住基于「我」的各种喜怒哀乐满意不满意的念头,所谓的「我」就自然只是一个纯粹的身心变化现象,就像是水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自然而然。 这时就会体证到身心现象的本质特征: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

一旦体验到「无常」的实相,「无我」的智慧就会显现;体验到「无我」,「自我」的幻觉即被摧毁。结果是,在当下的生命即可以获得心灵解脱。对「无常」的理解会启发对「无我」及「苦」的领悟,能体悟到这些真理的人,自然会走向远离痛苦的正道上。

也正因为此,「无我」从来不是一种仅靠逻辑推理与哲科假设得出的思想结论,而是运用明确的方法实证达到的信念状态。这也是我曾经进入过的认知陷阱,也是绝大部分擅长使用思维的人会进入的误区。

在这里,我又浮现出前些日子阿旺多杰活佛的告诫:自己没有实际证得的,即便没错,也不能说,说出来就是大话,都会成为业障。

二者兼备

知识只在知识的层面是有用的,一个「为什么」的答案更多也只是服务于下一个「为什么」。在身心受用的层面上,修行最大的力量源泉就是「止观」的实践,也就是冥想与内观。冥想强调注意力维持,旨在从意识上引发放松状态,修的是一种平静安定的状态,也就是「止」;而内观侧重监控觉察,强调不评判的接纳和感受,修的是一种极其敏锐的心态和智慧,这便是「观」。

冥想训练出的是一种沉静并安住下来的心理状态,它使所有思维游移沉静下来,并且安住于一个关注点上,这不仅能够直接熄灭(绕过)情绪和烦恼,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舒适的身心适应感。 如果这方面训练得非常好(四禅八定的顶级选手),就能够在身理和心理上近乎「为我所欲」地保持聚焦于任何一个事物,当然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比艰巨的目标。

内观则是另一种独有的心理感知状态,它始终感知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物细节,有一种更多更为强大的类似「合一」的实在感,并最终以智慧洞见事物本质,达到解脱涅槃的心灵境界。

冥想以「定」为目标,本质上还是概念法,是 世俗谛 。如果仅仅是练习冥想,可能会导致依赖于专注一个目标物寻求平静的习惯,出定后还是会陷于事、迷于相。而究竟法,或者说胜义谛,就只能依靠内观所生的智慧去领悟。简单来说:冥想对于烦恼只是短暂断电,只有内观(觉悟)才能从根本上剔除它。

和所有事情一样,对于修行者来说,洞察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艰深的过程。所以,良好的内观实践都需要拥有不错的冥想经验才行得通。因此,如果一种心的状态是在某种观之中,它普遍地是属于二者兼备的一种状态: 止观双运

事实上,不管是佛教不同宗派还是现代身心灵修行,基本都是上述这些要素,如果想要通过内观来净化心灵,提升这种觉察力和注意力,离不开经久规律的练习,实践是唯一的道路,没有时间作催化,什么境界都难以达到。

#内观

前文曾有引言,「正念」是一个将「内观」出口(到西方)转内销(回东方)的词汇,经过近代缅甸各宗派及身心灵领域的去宗教化,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体系和理念。但正念的内容,如:扫描身体、观呼吸、观念头、观感受... 这些方法最根本的源头还是在 《大念处经》 中,也就是佛陀开示的洞见实相(解脱道)的核心禅修方法 — 四念处

四念处的巴利语 Satipaṭṭhāna 翻译为英文为:The establishment of mindfulness(正念的建立)。

四念处的含义是:从身 (body)、受 (feelings)、心 (mind)、法 (all phenomena; 一切现象) 四个面向,建立持续及稳固的觉知。也就是观察当下此时此地 (right here and now) 的身体、感受、心识、现象法理,明了其刹那生灭、无常、痛苦及无我的本质,断除贪瞋痴烦恼,从痛苦和和烦恼解脱。禅世界

四念处的次第从粗到细,依次渐进,身念处最好观察,没有修行经验的人也能轻松入门。

接下来,我希望结合自身实践,并尽己所能地解读这份最原始、最详尽、最接近于佛法本真教义的「内观指导手册」。

#观身不净

按照经文的原教旨意,「身念处」的观照大概分为两个方面:

  1. 观察身体的构成和生灭。 即:身体的物质构成和物质损坏过程。
  2. 观察身体的一切运行状态。 即:呼吸、行、住、坐、卧... 等一举一动。

不妨想想,还记得今晚回家乘坐的是哪部电梯吗?下班时的天气怎么样?晚上进家门时,是哪一只脚先踏进来?... 我猜你都「忘记」了,说是忘记,倒不如说是从未「记起」。我们就是这样久久习惯于「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又毫无察觉的。

相比于脑海中细微迅速的念头变化,身体的行动粗重地多,最容易被感受(关注)到,这也是为什么内观往往是从观察呼吸开始,继而再去观察身体的行动(行、住、坐、卧),以此循环渐进。

从一早醒来,下床之前可以花几分钟和自己呼吸着的身体保持临在。 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的还是暖的... 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

接下来对于阅读、吃饭、穿衣... 等动作,要始终保持一心专注。 吃饭时和食物保持临在,慢慢咀嚼每一口食物,感受食物的硬度、温度、味道... 以及专注在食物从口腔抵达到胃部的吞咽过程。

走路时和身体的动作保持临在和觉察,把动作慢下来,用身心去链接。 比如从楼下走到地铁站的路上,可以觉知身体是怎么移动的,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肢体的动作上,感受腿部的抬起和脚底的落下,感受重力与接地... 这段路就会成为通向觉醒的「神圣之路」。

再比如,在刷牙时:用手拿牙刷、拿牙膏、挤牙膏、放入口中、向左移动、向右移动... 等一些动作都拆解下来,在每一步中感受它们的压力、重力、湿度、震动、痛或痒或舒服...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刷牙时闭上眼睛并放慢速度,这也是我的个人经验中一个非常有效又简单易行的实践方法。

亦或者,就在此刻,你正阅读这段文字的当下,无论你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缓缓抬起你的胳膊,然后停在那里,感受胳膊抬起后与抬起前的不同,你知道了这份感受的不同,然后再缓缓放下胳膊,再去「知道」,仅仅是「知道」它们的不同就可以了。如此一个简单的行为,反复练习,便可以逐渐提升我们的觉知能力。

面对任何的身体知觉:冷、热、痛、痒、酸、麻... 的生起、持续和消失,了了分明,但不卷入其中。能这样在每个细节中都如实感知身体的状态,就可以相对踏实地「住」在当下,不再妄念纷飞,感受到少分的宁静和安祥。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永嘉大师《证道歌》

身念处的内观可以在任何场景进行,就算在不情愿的聚会上,也可以「小我」应酬,而「真我」则临在于当下的环境,用身体去链接环境,感受环境与事物本身,感受空间、温度、声音、气味... 等一切当下的信息,而不是活在头脑(对聚会)的分别和评判中。

实际上,不仅是观照身体,我们还可以在上班路上感受阳光、绿树、鸟语花香... 用身体感受去链接,和每个瞬间听到、看到、闻到的事物真正同在。

也就是,仅仅住于眼耳鼻舌身接触世界的当下,住于直接感官体验的当下,不拿出记忆或认知里的信念来比对现象,只是用身体的硬件去链接,没有头脑的解读、评判和延伸,这样,就自然不被头脑所困,跳出了信念,跳出了时间,活在了当下。

以上主要是对「身体运行状态」的观照,标题「观身不净」则往往是「身体的构成和生灭」的观照目标,而这一部分也正是被现代灵修所剔除的部分。

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三藏法数》

「观身不净」需要「以思维和观想为辅助」来完成「观」的过程。

一般从身体的构成观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牙齿、毛发... 等物质构成,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人体主要外器的体液如:唾、涕、精、大小便... 等都是不干净的,不然为什么我们总说那些是臭的脏的,为什么需要天天清洁?清理后就自然认为它「干净」了,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越看越自恋。

如果我们再深入内部去观察:皮肤总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血液之中又有无数病毒与细菌和各种微生物,肉内的骨头和菜市场的猪肉、牛肉、羊肉也没什么两样;至于肠胃里消化过的食物,也是一堆的菌群与酵素,想知道它们的味道吗?呕吐出的味道就是它们的味道,大便的味道就是它们的味道。从究竟的物质角度来看,我们身体皮肤内就是如此,没有任何神圣,没有任何神秘。

但是我们从未真的这样去看待自己的身体,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反复梳头发,不断拍自拍,自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的「自执己净」,用现代的语言说:简直是自恋到极致了。

与其说是执着于「干净」,不如说是我们对「身体美」的概念执着太深,因为「身体美」直接承载着健康、性吸引力、社会认同、行动价值... 等等自我所需的一切生存材料,所以「身体美」又可以直接翻译为「我很美」。

照以上的观想法去观照,我们对「身体美」的认同感(心理所有权)就会逐渐减弱,对身体的「感官欲望」也会逐渐消除,就不再会认为细腰肥臀就一定是「性感」的,「八块腹肌」和「马甲线」也不再会轻易招致我们的嫉妒与诋毁,擦身而过的香水和深度美颜的照骗也就不再幻化为「颠鸾倒凤」的痴梦。

除了观察身体的构成,还要观察身体的物质损坏(过程)。 这一部分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尸体,通过感官直接得到对「身死」的情绪领悟。比较流行的观想方法是:

  1. 九想观(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2. 白骨观(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我想,任何一个当代的正常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尸体与死亡,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惊恐和无以言状,而这些情绪的背后直接隐藏着「我的身体也必将如此溃败」、「我将无法摆脱这种逃无可逃的情况」以及「生死无常」的直接启示。所以,普遍规律是:现实中有过濒死体验,或经手过亲属死亡,或更接近死亡的职业,像:医生、法警、入殓师... 因更加直接地洞察「无常」的真相,相对更加容易放下对「身」的执着。

思考死亡的被迫性也会增加修行这条道路的动力,所以永嘉大师的「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之后,便是「各宜觉醒,慎勿放逸」。

说到底,身体它也只是一具精密的「生化机器」而已,和任何其他东西一样,有生起也有毁坏的时候,它的完好或缺损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被「自由控制」的,真实的生命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逆缘」,它的实质更不是任由我们打扮和想象的花瓶。如果我们过份依赖它、滥用它、痴迷它... 甚至迷信它,都会使我们徒增无意义的烦恼与纠结。而珍惜它有限的时间和宝贵的智能,力求自觉觉他,投入体验每一刻的生命感受,才是我们唯一能够「最大化」使用它的方式。

以《白骨观》作为本小节的结束:

褪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 穿上衣裳,可有一万八千相。 观美人如白骨,使我无欲;观白骨如美人,使我无惧。

#观受是苦

「受念处」的主旨是:观察身体感官与外部信息接触时,所产生的身心感受。

通过上一节「身念处」开篇的小问题,不难看出: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身体的感受是完全无觉知的。 所以,必须在「身念处」上有一定的经验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受念处」的训练,不然从义理与技术能力上都是行不通的。

在佛法体系中,受念处的「受」既是五蕴之一,也是「十二因缘」中的重要一环,「观受」的真正目的是:观察到一切身心的感受无外乎来自六根与外部信息的接触,而六根时刻都在接触外境,无数的感受不断地生生灭灭,众多的情绪也跟着起起伏伏,我们就像机器人一般被动地被支配着。到底谁才是主人?到底是谁在感受呢﹖不为受所支配,独立无拘地安住,不执着于世间上的任何事物,就是「观受」的最终目的。

由于现代人在众多信息轰炸、娱乐泛滥、经济模式、拜物主义、身份对立... 的冲击和规训之下,大多数人的欲望和执着都非常旺盛,在这种情况之下,现代人几乎没有任何「定心」的能力。 因此,当我们的感官接触到外部信息时,总会直接显化贪嗔痴,直接表达为喜欢或厌恶... 甚至憎恨,直接陷入情绪漩涡的轮回中。

比如,我听到了有一个人对我骂了一句脏话。先被我听到(感受)的一定是声音,感受发生后便会理解声音的内容和含义(进入思维),因为各种长久积累的业力习气(习惯模式),对于「舒服的话」我就马上起「喜爱心」而贪着它;对于「难听的话」便会马上起「排斥心」而厌恶它;即便是「没感觉的话」我也会知道(产生细微的念),但不作明显反应。

如果在听到脏话(声音)的那一刻开始观照,觉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声音)刺激,它只是声音而已,整个感受的链路也就结束了。因为这只是身体接受到了信息(身受苦),心态依旧是平静和不受影响的状态(不苦不乐受)。

但如果我直接进入思维或者陷入思维,又会怎么样呢?会产生贪欲(希望不要被侮辱)或瞋恨(凭什么别人可以侮辱我)或痴迷(迷失于对脏话恶语的思考漩涡中),那么我就会陷入在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了(心受苦)。

而这里要训练的重点就是:当一个感受发生时,一定要知道它最初是从哪些感官接受到的,是从耳朵进来还是眼睛进来... 还要知道它是怎样灭掉的,是外界刺激的消失,还是思维解读的停止... 并始终保持一个第三者的观察视角存在在那里,这个观察者并不对自己的感受做任何评判,仅仅是看着它、不跟随它、不压抑它、不肯定也不否定它,从始至终一心一意观察它,只是看到它的开始和结束就可以了。

像这样去训练,很快就能捕捉到很多感受,如果要对感受进行分类,那么除了快乐(积极)、痛苦(消极)、不喜不悲(无感)这简单的三种,还可以衍生出无数种情绪,如:欢喜、讨厌、气愤、担心、恐惧、悲伤、郁闷... 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乐受);坐在那儿耳朵痒(苦受);再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难受(身苦),但 TA 喜欢拍照(心喜)。

通过这样如实的观察,慢慢地就会发觉:只要我们的肉身还没死,感官也没损坏,感受就会源源不绝地产生,面对铺天盖地汹涌而的信息,我们身不由己,只能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被信息以及头脑对信息的解读(贪爱厌恶)所支配,进而产生无法控制的情绪起伏,而这些起伏无论是喜是悲,都只是转瞬一逝,却永不停歇,而我们就是那在情绪的磨盘边转圈的「高智瞎驴」。

看起来这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其实它只是一个事实罢了。身体有生老病死,心理有贪瞋痴慢,亲眷有恩爱别离,事业有怨憎相会,社会有是非斗争,世间有天灾战祸... 不管你选择悲观、乐观、宿命观... 或什么心态去面对,这些紧随着身心的苦(包含快乐),都是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无论你如何尝试刻意去保护自己,最终的失去都注定会到来,当失去发生时,一切之前的「快乐」都又成了痛苦的因。这也便是「有受皆苦」。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永嘉大师《证道歌》

#观心无常

「心念处」的主旨是:观察内心升起念头,又灭掉,又升起念头... 这个循环剧情的迅速、被动、不确定,由此看到整个「世界」的无常性。

观察念头的无常,就要先看得到念头生灭的原因,我简单地将其分为「身内」和「身外」两个维度。

不同于古印度时代,得益于现代科学和生物学的知识,我们已经对物质身体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被自身的物质属性绝对困束着。比如:我们能控制自己去哪里、吃什么... 却无法控制自身的胰岛素或肾上腺素的分泌,无法直接控制自己的血压和心跳,无法随心所欲地删除某段不想保存的记忆... 我们以为的「意识」以及「意识的边界」与几千年前的古人并没有多大区别。

生活中那些毫无理由的「无名火大」是怎么来的?是天不够蓝水不够清导致的吗?其实许多念头的产生、情绪的发酵、思维的习惯都与我们的生理结构和差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女性的内分泌也许还经受着月球周期的影响,有太多的未知和太多的不可控了。

面对这一部分由生理引起的心理现象,我们无需抗拒和改变,只需把它们纳入「观」的范畴就可以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身内」。

那「身外」又是什么?

比如,正在家里看书,突然听到狗叫了,狗叫的声音被耳朵接收到,又通过神经元传递给头脑理解,头脑结合当下自己的需要,直接给出一个要争取或要逃避的评判,而当下又不能立即改变现状,继而产生一个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这狗真是烦死了!在这个时候打扰我。」

再者,对狗的「抱怨」还没结束,几只蚊子又嗡嗡嗡都飞过来了,现在这股「抱怨」又被多倍加成到了蚊子身上... 可是还没结束,没过几分钟又停电了,风扇也不工作了... 现在「抱怨」可能就升级到了「嗔恨」,而「嗔恨」的主体也不再单单是指向电力公司或者什么明确的原因,也许眼前的桌子镜子都能成为「泄恨」的对象。

在这个例子中,「狗叫或不叫」不是我能控制的,「狗在什么时候叫」不是我能控制的,「电何时停何时来」不是我能控制的,「上次读书被声音打扰」这段回忆不是我能删除的... 「无常的身外」与「无常的身内」形成了「无常的念头与情绪」,形成了以贪、嗔、痴为核心的种种烦恼... 这些都是被动发生的,充满了不确定,充满了烦恼。而我们,就像是一个装满了传感器的计算机,某处接受到一点信号,红灯就亮一次,一天下来能亮它个几千几万次,就连睡觉它也未必消停的了。

如果能像这样,仔细去从头到尾观察每一个念头,看到它们的流动、转移和生灭,慢慢就会发现:念头的生灭无非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的范畴中游离运动。

而这里,观察心念的生灭变化,就和「身念处」的观察抬胳膊伸腿一样,它们都是当下出现的一个可以觉知到的变化,但也仅此而已。像觉知抬起胳膊放下胳膊的不同感受那样,觉知基于不同原因、不同意义、不同时空,交替出现的心念感受,只是去观察和觉知,不断地观察到开始和结束,这就够了。或者,通俗点说,高兴与悲伤这两种感受的不同,与抬起胳膊和放下胳膊的不同,是同一种性质的不同,它们仅仅是不同,而不是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 的对立。

烦恼还在?怎么解?观察之后做什么?

对事物产生感受,是心灵的基本功能;但胡思乱想而产生过度的感受,是滥用心灵的功能,这在佛法中被称之为「妄心」。

当「狗叫令我很烦躁,心里很想掐了它」这个念头,或类似系列的念头被观察到,被凝视到,又是被谁凝视到呢?被自己另外一个如如不动的心看到了,能看到正在烦恼的心的那颗心,那个观察者,那个没有情绪不做任何批判的观察者,就是我们真正的如如不动的真心。

谁又能否认它的存在呢?明明它就在那里。

观心无常,就是观到:我们以为的生命,就是一个心(注意力)投射出来的如梦如幻的生灭相,就是一连串刹那刹那的流动变化,就像吹过的风,流过的水,没有任何力量能在这些流动中随手一抓,说:看,这就是我。

「心」且如此,何况「世界」呢?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 永嘉大师《证道歌》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https://surmon.me/article/270
1 / 1 条看法
访客身份
在下有一拙见,不知...
  • 老往
    老往🇨🇳CNShanghaiWindowsChrome

    3123